对于物联网来说,对网络的高要求是其发展一大阻力,但随着5G逐渐走向商用,物联网这一问题将得到解决,并为物联网各细分市场的发展做好了充足准备。因为5G具有高传输速率的优势,这也使得消防物联网领域成为更为受益细分市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消防工作面临的形式愈发严峻。2016年,全国共接报火灾31.2万起,亡1582人,伤1065人,直接财产损失37.2亿元。其中,住宅火灾伤亡最多,厂房、仓储等场所损失较大,特别是仓储场所火灾起均损失达到10.2万元,厂房火灾起均损失6.6万元;电气引发火灾最多,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从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看,因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等引发的火灾占总量的30.4%,从较大火灾的起火原因看,电气29起,占起火原因总量的45%。
传统消防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消防工作体量迅速增长。我市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同时带来的消防工作压力也是巨大的。我市原来的消防管理模式主要是消防工作完全由专业的消防部队进行分片盯防,相对执行效率高,但也造成社会单位忽略本单位消防力量的提升,完全依赖消防公安机关的专业力量,但随着社会单位数量的急剧增加,这种模式已经开始捉襟见肘。
二是群众安全意识薄弱。人民群众因缺少相关安全意识,对于消防工作的意识还处在走形式的状态,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并未将消防安全放在一个应有的位置,造成很多因疏忽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三是科技手段少,整体科技水平低。从我市目前的情况来看,消防监督科技手段的使用刚刚起步,一线的消防部队进行消防工作的时候往往更多的是依靠经验,进行可能性判断;消防救援响应时间也很长,相关单位、部门只能被动获知火灾消息,延误了灭火救援时机。
四是配备给消防部队的人员力量不足。我市是人口大市,常驻人口723.31万,有一项数据表明,我国消防监督管理的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万分之零点九,且监督员的任务繁杂而沉重,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各类场所特别是“九小场所”引发火灾的危险性不断增大,消防监督警力严重不足。
五是消防工作面临多个突出问题。如消防隐患动态掌控不及时,数据资源共享应用不全面,灭火救援指挥手段不够智能,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等。
针对消防领域当前存在的问题,经安纬固物联网消防设施的远程监管系统建设通过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RFID射频识别、红外传感等技术,开发FIS智慧消防服务云平台,实现对各单位电气火灾监测、消防给水监测、明火探测、微型消防站接处警、消防水压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探测等消防信息进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做到每一项工作都可控可查,提高消防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对有效提升整体消防安全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