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进入“已问询”状态的企业数量达到了27家,尚处于受理阶段的为38家。科创板实施的效率之高和进展之快,史无前例。
那么这些科创板受理企业具体情况如何?还需要多久才能上市成功呢?GPLP犀牛财经将带你一文读懂科创板最新进展。
受理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截至4月12日,65家在已获受理的企业中,来自上海和江苏的各有13家,北京12家,广东9家,浙江5家,山东3家,福建2家,湖北2家,陕西1家,安徽1家,黑龙江1家,湖南1家,四川1家,天津1家。
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其中上海、江苏、北京、广东、浙江前五个省市共有47家,占总数69.23%。目前来看,早期的科创板企业分布会比较集中。
受理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第六条,要求保荐机构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对六大领域作了具体描述。
六大领域细分共39项,除去“相关技术服务”等不是很明确的项目外,共有34项明确的细分领域。
目前按照六大领域划分,已受理的65家企业中“新一代”为32家,占据半壁江山。“”为15家,“高端装备”为13家,几乎瓜分了余下的比例。“新材料”和“”领域分别有4家和1家企业,“节能环保”目前还是零。
受理企业上市标准情况
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规则中,针对科创板普通同股同权企业设置了五套差异化的上市标准,企业可任选其一。另外,针对红筹企业和表决权差异企业分别有四套和两套上市标准。
目前65家公司中,天准科技是唯一一家采用同股同权第三套标准的企业;优刻得是唯一一家采用同股不同权第二套标准的企业。
有84.61%的企业选择了“同股同权标准一”,GPLP犀牛财经认为主要原因还是标准一市值门槛最低,为10亿元,核心关注点是盈利性,绝大多数企业选择风险较低的标准应该是出于求稳心理。
这些拟登陆科创板企业大多是拟IPO企业,GPLP犀牛财经初步统计有四十家多家企业是从主板、、等其他市场转道而来,因此之前就符合标准一的要求。目前情况下,科创板门槛低、发行速度快,对于急于融资的企业来说,转道科创板成为了这些企业上市的最佳选择。
受理企业保荐情况
保荐券商方面,()业务量最大,证券、紧随其后。中信证券保荐10家,中信建投保荐8.5家(其中1家为联合保荐),公司6家、证券6.5家(其中1家为联合保荐)。3.5家、()、、()各3家,()2家,安信证券2家,2家。
其余的为一家或半家,具体为中天国富1家,1家,1家,()1家,()1家,1家,()1家,1家,()1家,()1家,()1家,()1家,东方花旗1家,()1家,1家,华菁证券0.5家。
前四家券商保荐数量为31家,占受理总数47.69%,头部优势明显。
65家受理企业盈利状况
3月22日第一批9家受理企业情况一览
总体来看,65家科创板公司,2018年平均实现收入11.57亿元,平均净利润达1.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