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公布仅5天之后,3月27日,又有8家受理的科创企业呈现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网站,分别为华兴源创、微芯生物、特宝生物、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虹软科技、光峰科技、贝斯达、科大国盾。
从地域来看,广东、江苏各有4家受理企业。
广东有4家:微芯生物、贝斯达医疗、光峰科技、利元亨;江苏有4家:华兴源创、和舰芯片、天奈科技、江苏北人;浙江有2家:虹软科技、宁波容百;湖北有2家:安瀚科技,科前生物福建有1家:特宝生物;安徽有1家,为科大国盾;北京有1家: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山东有1家:睿创微纳;上海有1家:晶晨半导体。分行业来看,目前受理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了通信计算机、专用设备、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
在第一批名单中的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3家,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各2家,新材料、新能源各1家。第二批则出现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此外,2家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2家属于医药制造业,2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分机构来看,华泰联合是大赢家,现在排队的17家企业,华泰联合2.5家,中信证券2家,招商证券2家,民生证券2家,中信建投1.5家,长江证券、东吴证券、东兴证券、国金证券、国元证券、安信证券、国泰君安各1家。
17家企业中仅一家亏损,研发投入占比高
虽然科创板意在打破现有打破现行A股IPO标准“必须盈利”的法则,但目前来看,17家受理企业中仅1家为亏损企业。
这唯一一家亏损企业为和舰芯片,出现在首批名单之中。根据招股书,和舰芯片拟募资额为25亿元,是9家获得受理企业中拟募集资金高的企业,其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为36.94亿元,净利润为-26.02亿元。
和舰芯片的控股股东为联华电子,而联华电子已在中国台湾上市。
其他首批8家企业,最近一年年末平均总资产为15.32亿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平均营业收入为10.34亿元,平均扣非后净利润为1.64亿元,平均营收增速为61.4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范围为5-20%。
第二批名单并无亏损企业,最近一年年末平均总资产在7.08-20.73亿元之间,总体规模略小于首批受理企业。其中,华泰联合证券保荐的华兴源创去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亿元,是8家企业中盈利状况好的。第二批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相对更高,其中深圳微芯生物科技的研发比重在55%-62%。
拟融资额方面,这8家企业拟融资额超过60亿元,虹软科技,融资额为11.32亿元,国盾量子,融资额3.04亿元。此前首批9家企业的平均融资金额为12.2亿元。
研发投入占比高是所有企业的共同特点,明显高于目前A股非金融的整体研发比例(1.7%,2017年),也高于中国的研发投入占GDP比例(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