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创板的各种风险防范工作,既能使科创板挂牌新股实现平稳过渡,也有利于为科创板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自3月18日开始,上交所科创板审核系统开始正式接收申请文件。3月22日下午,首批获受理的9家公司名单面世,预示着科创板的设立又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科创板企业审核上市流程主要包括申请、受理、审核、上市委会议、报送证监会、证监会注册、发行上市等阶段。其中,上交所收到发行申请文件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受理的决定。
根据《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科创板将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首批披露的9家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有3家,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类企业各2家,新材料、新能源企业各1家,这9家企业均符合科创板的市场定位。
从9家公司选择的上市标准来看,有6家企业选择“市值 净利润/收入”的第一套标准,有3家企业选择“市值 收入”的第四套标准。另外,在首批申报的9家企业中,还包括1家未盈利企业。亏损企业出现在首批受理名单中,体现了科创板的发行及上市条件更具包容性。
首批面世的9家企业,累计拟募资110亿元,平均每家募资12.2亿元左右,这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科技研发领域的科创型企业而言,募资额其实并不多。至于哪些企业能够通过审核、获得证监会注册,并最终发行上市,目前还只是个未知数。尽管如此,对科创板的设立而言,首批申报企业的面世已经宣告科创板开门营业了。
与沪深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相比,科创板的包容性更强了,但对防范风险的要求也更高了。笔者认为,科创板在首批申报企业面世后,至少要做好“三防”工作。
上交所强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时大事,要把大事办成好事,第一要旨是做好风险防控。证券公司要严把投资者交易权限开通关,做好适当性管理以及投资者教育工作,尤其是交易规则解读和风险事项提示。
经券商中国记者了解,本次培训举办的时间为上周五下午两点。有参加本次培训的华东地区券商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次培训主要强调对科创板进行风险提示,并专门把相关规则修改和制定列为风险项。
记者还了解到,监管要求券商每周上报一次投教工作进展情况,并要求券商搭建专门的投教架构,制定分管领导、责任部门领导、投教联络人上报交易所。
科创板股票交易实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互动平台不是官方披露的窗口,所有非官披出去的信息都可能不符合规定。如果引起股价异动,追究起来都可能是有问题的。”一位证券律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重要的子公司要上科创板一般是要披露的,履行程序后向市场公开。主要看其重要性,比如是否属于内幕信息,是否会引起股价波动等。
“科创板概念的炒作我们不会参与,也很少去考虑,风险太高,不适合机构投资者。”
科创板概念被疯炒,投资需理性
经过3年熊市,很多股民的股票市值大幅缩水,已经达不到50万元。就算一些投资高手用空仓、轻仓逃过了大跌,很明显股票市值也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