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系统正式开始接收发行人的申请。截至3月22日17时,上交所审核系统共收到13家公司提交的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部门按照相关规则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完成了对其中9家企业申请文件的齐备性核对,提出了补正要求。
上交所网站22日披露了9家被受理的科创板企业申报材料,去除准备时间的约束,这些企业至少勾勒出了几家中介机构对科创板的理解,笔者做一粗略点评,让大家对科创板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第一:行业
九家企业共同的特点是均从属于制造业,其中半导体行业三家,主营业务与锂电池相关的(生产设备、碳纳米管、正极材料)三家,看来新能源和半导体绝对会是科创板的大热门行业。
其余动物疫苗、医疗设备和焊接机器人各一家,完全属于硬制造的范畴,这与笔者预测的首批公司将多数由原申报主板创业板的大体量制造业企业转道而来是一致的。
第二、业务规模与地位
从财务指标来看,9家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均较可观,其中收入规模最大的和舰芯片超过36亿元,最小的安翰科技也达到3.2亿亿元,从净利润指标上看,仅和舰芯片为亏损,其余8家均为盈利企业,盈利企业中最高的科前生物超过3.8亿元净利润,最低的为江苏北人,达到4800万元。
9家企业中,安翰科技和和舰芯片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数。
从披露情况来看,各家企业均处在行业前列的位次。科技大大板,所言非虚。
三、申报适用指标
所有申报企业共申报适用两套上市标准,分别为标准一和标准四。
有一家企业虽然选择了一套标准,但是却以上市前投资估值为标准,论证自己符合多套标准,我认为属于画蛇添足。
四、拟发行股份比例和拟募集资金额
有四家企业披露了拟募集资金额,根据他们的对外发行比例,可以推测投行对公司的估值期望值,大家可以检测一下发行市盈率期望,也看看自己愿不愿意这样给,其余五家企业并未给出拟募集资金额。
五、会有哪些PRE-IPO轮有被套可能?
有7家企业有距离IPO申报时点较近的增资或者老股转让行为,我们按照披露的投后市值进行了列示,大家可以对照目前A股二级市场情况猜测一下哪些pre-ipo轮有套牢风险,请注意,并未考虑IPO发行摊薄。
六、一个可能无伤大雅的槽点
对每个公司不做具体评判了,但是有一家企业在不同位置以不同的方式披露了不同发行比例,虽然笔者测算了一下其实无大碍(是不低于和不超过的上下限),但是很不方便,也容易产生理解歧义。
全国代办科创板新三板开户,如有需要咨询,请与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