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也日趋成熟,今年两会总理甚至把“智能+”概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智能+”将带来怎样的投资机遇?未来技术潜力还有多大?如何改变社会?如果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又怎样配置资产、把握机会?
针对上述问题,第一财经《首席对策》近日对话了厚望投资执行董事、元禾厚望成长基金管理合伙人、深圳鸿泰基金管理合伙人曾之杰。他曾任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拥有长崎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和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生拥有中美日多国履历,横跨实业、投资两大领域,拥有人民币、美元双币投资经验,是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拓荒人,曾投资阿里巴巴、顺丰控股、高德地图和当当网等知名企业。
曾之杰认为,“智能+”实际上是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兴的AI技术对传统行业以及社会运营方式进行赋能和改造的一个过程。“智能+”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和社会的运行效率,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长期来讲,人类向着提高社会的运营效率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大趋势,企业如果顺应趋势,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往往会比较好。
至于热议的科创板,曾之杰表示,对科创板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把定价权还给市场,市场化地遴选交易资产、发现价值。市场化不代表不要监管,市场同样期待精细、严格的监管,只有厘清边界,重罚越界者,这个市场才能实现长久的繁荣。监管要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违约成本过低会阻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科创板,各方都在全力准备。比如,交易所方面,相关系统的上线和调整。其中,发行上市审核系统已于3月18日正式上线,交易系统则需要进行改造、调整,并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与此同时,上周中国结算组织各大证券公司召开了科创板系统建设会议。从会上透露出来的信息是,中国结算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组织安排多场全市场的系统测试,包括4次全天候测试、3次全网测试和1次通关 测试。
另外,上交所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规则。据记者了解,配套规则共有20多个,目前上交所已经发布了14个,像科创板的信息披露规则等尚未发布。
从企业情况来看,在各地证监局备案的企业中,明确表示拟在科创板上市的包括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同时,多家新三板公司表态称拟在科创板上市,比如久日新材等。
从地方层面来看,上海市副市长吴清3月20日表示,相信在科创板建立之初,我们有优质的上海科创企业能够上市。同时也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能够不断地成长出优质企业,为科创板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海成长起来的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