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医院  铆接机  装修  常州  设计  山东  深圳德尚医院  男科  人流  深圳妇科医院德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新能源行业研报:中国以外的国家生产动力电池均有障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23-10-11 16:58  浏览次数:5
 

新能源行业研报:中国以外的国家生产动力电池均有障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23-08-09 11:30:43    浏览次数:8    评论:0
导读

随着美国希望将电动汽车电池生产转移到离得更近的地方,投资者应该考虑投资创新的老牌公司。尽管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等在电动汽

随着美国希望将电动汽车电池生产转移到离得更近的地方,投资者应该考虑投资创新的老牌公司。

尽管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等在电动汽车电池生产方面进行了重大投资,但其他国家对全球电池供应链的主导地位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改变,比如中国。

从全球来看,交通运输——包括卡车、飞机、轮船,尤其是乘用车——是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大来源,这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向电动汽车过渡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但这样做将需要对绿色环保汽车所需的锂离子电池的全球供应链进行重大改革。

这种转变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经济问题。企业要想在这种新形势下取得成功,需要面临一系列棘手的因素:其中包括成本效益、可持续技术、在各个地区的运营、强劲地劳动力市场和顺利的许可流程。以下是投资者可能正在寻找的内容:在这种转型中,哪些公司可能带来上行空间?

重新布局供应链

目前,高达90%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都依赖于中国,中国最大的两家电池公司控制着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中国企业花了几十年时间来研发这方面的技术,无论是在劳动力和制造业基础设施,又或是制造电动汽车所需的关键材料的开采方面,中国都占据了主导地位。

中国的先发优势将使美国制造商难以赶上,尤其是在美国公司受到更严格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的约束的情况下。

随着新的供应链和制造中心的出现,电动汽车价格居高不下,实现盈利、高效地生产可能是一项重大而昂贵的挑战,这可能会减缓电动汽车的普及。

摩根士丹利全球汽车和共享出行研究团队主管Adam Jonas表示:电动汽车的普及涉及许多敏感且相互矛盾的因素。”“交通运输行业的脱碳至关重要,但必须以不影响安全、环境或经济的方式进行。

供应链的再平衡可能会在两个极端之间发生:

一方面,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伴随着对中国的更大依赖;

另一方面,在其他国家,电池生产的本土化进程较慢,而内燃机(ICE)汽车的市场份额仍将保持一段或更长时间。而其中的中间立场是,部分国家想要减轻过度依赖单一国家的风险,同时确保有足够的电池供应,以保持电动汽车转型的快速发展。

Jonas 表示,对于其他国家来说,重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全球汽车力量,将需要政策和技术的彻底改变。”“此外,我们预计,到2040年,光美国的公共和私营部门就将需要超过7万亿美元的投资来建设汽车工厂、发展电池容量和回收并升级采矿和炼油基础设施。

新能源行业研报:中国以外的国家生产动力电池均有障碍?
网址:https://www.keqiw.cn/news/show-155812.html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最新资讯立即发布»
立即发布»最新供应
立即注册»最新企业
企业新闻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苏ICP备0605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