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新能源行业的确定性机会已经到来


IT之家 12 月 22 日消息,今日,宁德时代公布了董事长曾毓群在 2021 高工锂电年会上的发言。
IT之家了解到,曾毓群表示,新能源行业的确定性机会已经到来。全球来看,电力和交通是碳排放的大户,而电力和交通的转型,都需要大容量电池作为保障和支撑。在市场层面,随着双碳政策的逐步落地,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在快速增长。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面向 1.5 度温控目标,未来三十年,全球在能源领域、交通领域的投资额,将从平均每年五六千亿美元,提高到每年约两万亿美元。
在极限制造方面,宁德时代利用人工智能先进分析,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等技术,可以每 1.7 秒生产一个电池,缺陷率仅有十亿分之一,同时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75%,能源消耗降低了 10%。
以下为宁德时代曾毓群发言全文:
应该说过去十年,大家进入锂电池行业,是抱着一个美好期待,那就是相信节能环保、绿色发展是未来方向,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未来会有用武之地。如今,美好的愿景已经变成了现实,预期中的机会现在也成为了确定性机会。
01 碳中和已从全球共识变成全球行动
2021 年,虽然新冠疫情仍不断反复,但全球绿色发展的决心没有减弱,反而不断加强,并落实到各国实践中,很多政策法规持续出台,逐步具体化。中国成立了高规格的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正在构建 1+N 的政策体系;欧盟承诺 2030 年底,温室气体排放量较 1990 年减少 55%,并发布了一揽子计划,涉及能源、运输、制造、航空、航运、农业等众多产业,其中汽车行业 2035 年碳排放要降低 100%,也就是实现零排放;美国宣布重返巴黎协定,并提出 2030 年零排放汽车占比将达到 50%。
全球来看,电力和交通是碳排放的大户,而电力和交通的转型,都需要大容量电池作为保障和支撑。在市场层面,随着双碳政策的逐步落地,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在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这样的高景气度使得新能源领域成为最具活力和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板块之一。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面向 1.5 度温控目标,未来三十年,全球在能源领域、交通领域的投资额,将从平均每年五六千亿美元,提高到每年约两万亿美元。
所以说新能源行业的确定性机会已经到来。
02 宁德时代四大创新的阶段性成果
在材料创新方面,本质上是计算水平的比拼,我们持续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化研发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都嵌入到电池研发,实现理性设计。这个平台大大加速了我们在钠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无钴无贵金属电池等新化学体系方面的研发进程。除了开发新体系,我们也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通过高通量计算精准定位出全新掺杂元素,将其嵌入传统材料,实现现有材料的全面改性升级,使得工作电压、能量密度等指标进一步提升,使传统材料焕发新生。
系统结构方面,我们全球首创的 CTP 技术目前已升级迭代出第三代。针对续航痛点,我们把能量密度和体积效率都做到业界最高;针对安全痛点,我们实现了无热扩散的最高安全要求;针对低温痛点,我们优化了热管理系统,兼顾了加热过程的极速、无损、安全和高效。
在结构创新方面,我们团队基于 BMS 的全新算法,提出并实现了在单个电池包中布置 AB 两种不同电芯的设计方案,AB 既可以是铁锂 + 三元,也可以是锂电池 + 钠电池,还可以是其他更多种不同组合的混搭。这种设计突破了单一材料体系性能边界,实现优势互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在极限制造方面,今年 9 月,宁德时代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灯塔工厂”,成为全球首个获此认可的电池工厂。世界经济论坛给我们的评选语是,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制造工艺,满足高质量产品需求。宁德时代利用人工智能先进分析,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等技术,可以每 1.7 秒生产一个电池,缺陷率仅有十亿分之一,同时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75%,能源消耗降低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