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集团帮扶的泸水市大兴地镇自扁王基村火龙果基地作者供图
火龙果基地是中交集团在自扁王基村援建的农业项目,该项目投入近783万元,其中中交集团帮扶了346万元。
“下一步,还是要加强管理,精心管护,提高产量,最大限度地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好的,我一定努力!”中交集团派驻自扁王基村第一书记宋成在火龙果基地里与当地傈僳族青年祝荣新交流着。
宋成是2023年3月份中交集团派驻到自扁王基村的第一书记,上任不久,他就多次到火龙果基地调研,并建议祝荣新改良品种,增加收益。
祝荣新是在中交集团的帮扶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傈僳族青年之一,过去,他只是个靠贩卖核桃、蜂蜜等赚点小钱的小商贩。2016年,脱贫攻坚正式启动,当时的中交集团派驻干部王慧奇就激励他,要肩负起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的使命。“他说,一个怒江傈僳族有志青年,不要光想着自己发财。如果可以的话就肩挑起一个村发展的责任,把村里的老百姓带动起来,共同发家致富。”祝荣新对王慧奇的叮嘱记忆犹新。
2017年1月,泸水荣新火龙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祝荣新担任理事长。合作社采用“公司+种植大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经营和分配模式,中交集团投入80万元,祝荣新投入20万元,首期种植了60亩火龙果。经过精心管理,第二年开始挂果创收,为30户贫困群众每家分红1000元。看到种植火龙果取得良好收益,中交集团加大了帮扶力度,逐年将种植规模扩大到410亩,带动了当地641户1918人。
每年中交集团都以高于市场的价格采购基地生产的火龙果,采购量超过总量的60%,去年总销售额接近100万元。看到种植火龙果收益高,周边的团结村、鲁奎地村的村民也纷纷加入种植火龙果的行列。
2018年3月,在中交集团的帮扶下,自扁王基村成立了怒江乡味经贸有限公司,全力帮助乡亲们销售农特产品,祝荣新被推选为公司总经理。多年来,祝荣新先后获得“怒江州致富带头人”“怒江州脱贫攻坚贡献奖(乡村能人)”等荣誉,2020年还被共青团云南省委授予云南青年五四奖章。“没有中交集团提供的平台,就没有我现在的成就。”祝荣新对中交集团的帮扶充满了感激。
祝秀清是云南素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是中交集团培养的自扁王基村的第二位傈僳族青年。2021年初,为了助力乡村振兴,中交集团计划帮助村里成立一个建筑公司。中交集团派驻自扁王基村的帮扶干部、第一书记苏常礼找到了已经有自己的建筑公司的祝秀清。2021年6月,云南素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祝秀清出任公司总经理。中交集团通过向村里的三类人员每户捐赠1.5万元干股的方式,为公司注入了131万元周转资金,并派技术员常驻自扁王基村帮助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在中交集团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公司先后承接了大兴地镇边境小康村建设、养牛场饮水工程、沿街环境提升改造和新建农贸市场等项目,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普通工是150元一天,技术工是200元到250元一天。如果做满一个月,会拿到6000元到7000元左右工资。”祝秀清说。
在中交集团的大力帮助下,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工人数量也从最初的3人逐渐增加到23人。截至目前,公司承揽的项目合同额达到1543万余元,2022年实现了639万元的营业收入,纯利润达86万元,为村里的“三类人员”每户分红3750元,成为帮助村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一步,中交集团还会继续挖掘像祝荣新和祝秀清这样能在农村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傈僳族青年人才,助力泸水乡村振兴。
“我们的目的在于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中交集团派驻泸水帮扶干部,泸水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微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