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牡丹江市农业部门积极宣传国家、省政府扶持粮食生产的相关优化政策,引导各地农民落实大豆、油料作物扩种任务,积极培育优质米产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适度扩大蔬菜种植面积,高标准完成了春耕生产任务,使全市种植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5月底,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063.09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大豆播种面积、水稻插秧面积分别达到520.88万亩、353.76万亩、70.2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24.72万亩,顺利完成了春耕生产任务。
与此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全力抓住耕地保护和良种培育这两个关系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实施“田长制”,加强农村耕地保护工作,积极实施种业振兴计划,通过深入开展资源保护、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建设、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全力实现保好种、育新种、繁良种、推优种同步推进,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市农技推广部门先后推广重点农业生产技术10项、常规农业生产技术23项,抓住今年春耕契机在牡丹江各地建成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点90个。随着近期气温持续上升,宁安、海林、东宁等县(市)及牡丹江市区农民种植的棚室蔬菜开始陆续上市,在满足本地居民“菜篮子”需求的同时还批量出口俄罗斯等国或销往京津、“长三角”等地。
以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提升牡丹江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水平为重要“抓手”,今春牡丹江市积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力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今年全市食用菌栽培量将达到23亿袋,以“菌菜牧林药”为代表的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水平领跑全省。与此同时,牡丹江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超过50%,继续处于全省领先位置。通过巩固现有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引导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对上申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等多种途径,今年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保持在532万亩,计划新增绿色有机产品10个,并积极争创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打造“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力促牡丹江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加快发展,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