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颜值经济到来,“科技护肤”崛起
从手机美颜拉满十级,到疯狂研究护肤成分,再到医疗美容、微整形需求崛起,随着“悦己经济”“颜值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变美大军”中的一员。
而随着大众对容貌管理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传统护肤品已经很难满足,抗初老、紧致、提拉、除皱、清洁毛孔等护肤细分选项正被抬上“颜值经济”的C位。
在个护小家电赛道里,家用美容仪作为颜值经济颇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地位日益显著。其中较为常见的家用美容仪有激光脱毛仪、射频美容仪、EMS美容仪、家用水光仪、纯蓝光光疗仪、超声波洁面仪等。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年轻女性对抗衰抗老的需求越来越高。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全球抗衰老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39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160亿美元。在中国市场,抗衰老产品消费群体也趋向年轻化。数据显示,26-35岁的人群最为关注抗衰产品相关信息,90后和00后群体的抗初老意识逐渐增强,已成为抗衰产品消费的主力人群。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显示,在“紧致抗老”这一护肤需求中,美容仪的声量排名第一,高于精华、眼霜、热玛吉等产品或护肤方式。
而随着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兴起,品牌通过利用KOL来教育消费者,提高了其对于家用美容仪的认知。再加上专业医院等的合作背书,消费者也越来越认可家用美容仪的安全性及科学性。
再加上医美行业的发展,大型光电射频类仪器的人群渗透为家用美容仪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人们在体验过医美之后,自然更容易接受“微缩版”的家用美容仪。并且家用美容仪,操作简单省事,与动辄数万的专业商用美容仪相比,价值千元上下的家用美容仪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根据丁香医生2022年3月进行的《家用美容仪认知及抗老消费行为调研》,在5489位受访者中,知晓家用美容仪的受访用户高达95%,此外,“考虑购买”和“已购买”美容仪的用户占比达75%。
而市场同样给出了积极的反馈。
今年618抖音美容仪类目同比大增120.24%,远超于护肤61.68%和彩妆78.02%的增速,雅萌摘得抖音美容仪器TOP1,国产家用美容仪Ulike旗下的极萌和金茉、AMIRO觅光、花至等品牌紧随其后,销售额创新高。
家用美容仪市场领跑个护小家电行业,数据显示,2019-2022年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渠道美容美体仪器由76亿增长至11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6.35%。直播电商中以抖音为例,其2022年美容美体仪器销售额达32.69亿元,2022Q4销售额同比增长102.22%。有业内人士表示,与传统护肤相比,未来的护肤方式要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全面化,护肤美容仪等智能产品商业价值前景无限。
毫无疑问家用美容仪成为新一轮颜值经济的“香饽饽”。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约为100亿,预计到2025年,该数据将达到251亿元到374亿元。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与“美容仪”相关的企业超过25000家,其中近18000家注册时间在1-5年内,占比超过70%。
以家用美容仪为代表的科技护肤市场迎来了“高光”时刻。
02百花齐放的家用美容仪市场
据了解,家用美容仪行业起始于1978年的日本,而我国的美容仪行业起步较晚,美容仪的使用场景前期主要是在专业美容院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才慢慢扩展到家庭场景。
2013年前后,随着消费者对美丽的要求不断升级,脉冲、射频、光子等美容科技新名词开始刷新消费者的认知,一大批海外高端美容仪品牌,如科菜丽、FOREO、雅萌、Refa等也借着互联网春风进入中国市场,不过这时的产品主要应用于美容院。
2015年,资本市场开始关注医美行业,非手术类的轻医美颇受消费者喜爱,而家用美容仪成了这类消费者术后保持、维养的手段。
早期国内的家用美容仪市场是由海外品牌主导的,并且行业内主要产品大多数为高端产品,使用人群比较有限。在行业发展的最初几年间,国内美容仪市场份额,尤其是在5000元-7000元价位之间的中高端领域,一直被雅萌、宙斯、松下等海外品牌占据。
直到2020年前后,国产美容仪品牌才开始兴起且逐步有赶超之势。
一方面,经过几年的技术沉淀之后,不少国产品牌都推出了“平替”美容仪产品,让家用美容仪产品的价格更加亲民。
另一方面,随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种草平台的崛起,也为国产美容仪提供了很好的传播渠道和高性价比的市场教育途径,从前相对冷门的射频、光子、激光、微电流等技术,逐渐被消费者了解,他们变得对美容仪的技术、原理、功效、参数如数家珍,使用场景也逐渐拓展到家庭。
当家用美容仪行业进入成熟期,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涌入赛道,他们当中既有专业选手,也有跨界玩家。其中有以雅萌、初普、美杜莎、NuFace、ReFa(黎珐)等为主的进口美容仪品牌;以AMIRO觅光、FLOSSOM花至、Ulike等为代表的新锐美容仪品牌;也有资生堂、兰蔻、宝洁、花西子等美妆企业推出的美容仪;松下、小熊等传统家电推出的美容仪;甚至是500元左右乃至更低价位的代工厂美容仪。
不仅如此,美容仪赛道的火热也吸引了一大批资本的涌入,间接加速了国产美容仪品牌的发展。近两年来,腾讯投资、小米集团、梅花创投、IDG资本、顺为资本等知名机构纷纷下场投
美容仪赛道,推动了一批国产新锐美容仪品牌的崛起,如FLOSSOM花至、AMIRO觅光、JOVS、BIOLAB听研、MESMOOTH慕苏、CosBeauty可思美、花凡汐等。
据不完全统计,从2021年至2022年,国内美容仪市场发生了16起融资事件,其中半数金额为千万级。
只是,家用美容仪市场飞速发展的背后,许多问题仍无可避免。
03家用美容仪市场路向何方
随着近年来美容仪市场红利期爆发,无论是矗立已久的海外品牌,还是国内新锐品牌,似乎都难逃质量问题。消费者对于美容仪质量和安全的投诉量也在不断增加,甚至连一些头部品牌也问题频出。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